从青羊宫到浣花溪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夏雪松杨培明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好动的个性使我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很快乐,由于校区大,宿舍旁空地多,我们自己种玉米、西红柿、辣椒,还养了几只小鸡,看着玉米发芽,一天天长高,结出玉米,真是令人愉悦。养鸡也很简单,用木条钉个鸡笼子,白天鸡自己外出觅食,晚上自己会回来,几乎不怎么喂食,只需在下蛋后伸手到鸡笼子里摸蛋就行(当然鸡屎是很臭的)。家里院子里有木瓜树,在竹竿顶端做个网,木瓜熟了用竹竿网就顶下来了。

我们是湖南人,到了广东,一句广东话都听不懂,我年纪小,很快就学会了,与同学交流没有问题。放了学与同学一起爬树、爬山、划船(学校是禁止的,只能偷偷在湖里划),以及远足。20世纪50年代生活水平低,许多同学都是打赤脚上学。记得1955年六一儿童节,各学校组织体操队比赛做广播体操,同学们有的穿鞋,有的赤脚,老师灵机一动,所有人都不穿鞋,这样上场就都一致了。那次比赛是在广州市内的越秀公园。我们是平民学校,有个“八一”小学都是军人子弟,一律穿的白球鞋,神气极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那次儿童节我印象很深,一是头一天晚上在学校礼堂,我加入了少年先锋队,记忆中是满台灯光,由高年级同学给我们戴上红领巾,很觉得光荣,这是我学生时代唯一的一次“政治待遇”。后来搞阶级斗争,中学里连团都入不了了!二是第二天比赛时,家里给了五角钱,我买了汽水、面包及零食,挥霍了一番。平时哪有这么多零用钱呢!那时我们家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父母的工资除了供自家孩子同时上学外,还有众多亲戚要接济,家里是没有什么存款的。星期天进城时,从未进过正式饭店,父母带我们吃顿锅贴就很开心了。有时母亲上菜市买菜,买个广东叉烧包回来,那就是极品美味了,所以到现在我还非常喜欢吃广东叉烧包。说起零用钱,我那时就“打工”挣。两个方法:一是我父亲抽烟,认定是“大前门”,034元一包,给我04元买一包,找零6分钱就归我了,所以要我买烟,我跑得飞快;另一方法是给我父亲捶腿,几百下可挣几分钱,当然,有点惭愧,我都是在老爸身上“打主意”,老百姓常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就是这个道理。零用钱怎么开销呢?一是买零食,二是买连环图书或租连环图书看,那时广州杂货店中有许多玻璃罐,除了糖果之外,还有许多腌制杂果像酸梅之类,我记得有一种姜,红色的,又甜又辣,一两分钱可以成交,一丝丝地吃在嘴里,可以吃半天。记得有一次我与小朋友去捡了不少碎玻璃交废品站得了几分钱,买了那种红色姜块,正在偷偷享用,忽闻大人的呼唤,惊得整块塞入嘴中,辛辣得眼泪都出来了。新华书店是我从小就爱去的地方,我家所在地旁有个小集市,叫午山,十字路口有家新华书店,一进书店就有股印刷品的特殊味道。有新小人书到,买不起翻一翻也是很好的。现在很红火的王老吉那时是在药铺卖的,装在半人高的调制大茶壶内,铜壶擦得透亮,味道完全是药味,清热去火,效果很好,现在易拉罐王老吉完全是甜味饮料,药味也很少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从青羊宫到浣花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