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师表孙家鼐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余音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为恢复生产,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夺取江山之后,下令从山东、山西、湖北等地,向寿州大批移民。笔者祖先余赓公,祖籍新安郡。明朝初年,奉朝廷之命,从鄂皖交界的湖广布政使司蕲州府英山县移民寿州,定居于安丰塘之西的余家老楼;同一时期,孙鉴(金字旁+鉴)、孙铠兄弟二人,含泪离开山东济宁老家,把简单的行李和一捆煎饼、大葱装上独轮车,辗转千里,抵达破败的寿州城,暂住在留犊池畔,结庐而居。一个给人种田,另一个开豆腐房,兄弟俩同心同德、起早贪黑,终于在异乡寿州站稳脚跟,繁衍子孙。

到了清乾隆二年,孙鉴、孙铠根深叶茂,子孙遍布城乡,家族实力大增,有识之士出面牵头,发动全族力量,修成第一部宗谱,制订了《十条家训》,并在以后的续谱中代代传承。

宗谱中列入家训,作为全族人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是各个家族的贯常做法。但《寿州孙氏宗谱》所列家训,却特色鲜明。“丧葬必遵家礼,随家道之丰歉,勿奢勿俭,致敬致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勿持强凌弱,勿以智欺愚”、“居家戒奢靡、崇勤俭”、“不可呼朋引众,聚餐赌博”、“居心要存仁厚,勿事残刻奸巧”、“族中子弟有聪俊者宜敦品读书,不得问外事、交接官府”、“婚姻要择门第,不许论财”等,十条家训,没喊一句口号,条条朴实具体,好记易行。从此,孙氏家训代代相传,形成了良好家风。而良好的家风又“润物细无声”,成为滋润每个子孙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

白酒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香气袭人;金蝉需要三年的等待,才能一鸣惊人。时过百年,到了清朝晚期,也就是咸丰朝之后,寿州孙氏人才横空出世,呈现出井喷势头。从道光15年(即1835年),十世公孙树南考取举人,到宣统二年(1910年),75年间,孙家就有一人高中状元、9人考取进士、13人考取举人,获得秀才身份的人数以百计。因为全国性的殿试,三年一考,特殊年份才增加一次“恩科”,每次科举只录取二三百名进士、同进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每次科考,孙家都有子孙猎取功名,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寿州孙氏也因此一跃成为名门望族,享誉江淮大地。

远祖暂且不论,至少到了爷爷孙克伟这一代,孙家鼐家已是书香门第。爷爷孙克伟是贡生⑹……

“家鼐啊,你的名字就是爷爷起的。全家人对你期望很大,你可一定要努力,别叫大家失望呀!”

讲完这段家族史,孙崇祖轻轻地抚摸着孙家鼐的脑袋,深情地叮嘱着。

两天后,孙崇祖就返回池州上班去了。临行前的那个晚上,他把五个儿子叫到面前,由妻子掌灯,他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近世师表孙家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