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空难诡事

空难诡事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秋实-奇迹小说家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如今,太子已满15岁了,在古代已算成年,已奉武帝之命参与处理朝政为父皇解忧。各部门的官员前来奏事,都聚集到太子这里。每当早朝,还未到五更他便早起恭候等着城门开启;即使是住在内殿,也不敢高枕无忧的安心熟睡。等着召见的时候,常常危坐达旦不分昼夜。

昭明太子长于辨析真伪,对百官所奏不实或巧言妄语之处洞察入微善于甄别,但他只是命人改正,并不追究罪责。在审理案件时,认真负责判断公正,对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宽宥;待人宽和能容人之过,喜怒不形于色,更不强加于人。所以,昭明太子在朝廷中的名声非常好。

受武帝影响,萧统自幼也崇信佛教,遍览佛教经典,在宫内另立慧义殿,聚集高僧大德研究翻译整理佛教经典。

天监末,战事减少,大梁国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达官贵人渐生奢靡,太子欲移风易俗,便以身作则衣不着锦,食不兼肉,以为表率。

而对百姓则富有同情心,每逢到淋雨积雪的天气和季节,他就会派人到大街小巷中巡回探察。看到有饥寒交迫、无家可归或是被病痛折磨的人,便供给他们粮食衣物并为病者提供治疗。

还专门从皇宫府库中拿出供皇家使用的绵帛,让人做了大量的短袄棉裤,在寒冬腊月施舍给贫苦受冻的人家。他还为那些死去后无法入殓曝尸荒野和无力入殓的死者提供棺材。

普通年间,吴兴郡常常因为水灾歉收,有人上书要发动吴郡、吴兴、信义(今江苏昆山)三郡民工大兴水利,开挖河道,武帝允准。太子认为,吴兴累年歉收,民多流离。吴郡差不多也是这样,信义郡收成虽好一些,但粮食价格太高,老百姓仍是缺吃少穿穷苦不堪,以致偷盗成风。

许多青壮劳力戍边保家卫国未归,如果强迫百姓应役,必然会影响生产;百姓若是外出劳作,难保家中财产不受偷窃。因而,他上了《止三郡民丁就役疏》,建议暂时不宜动用民力兴修这项水利工程,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位爱民如子宽厚善良的太子此刻也懵懵的。

张汉东作为一个现代人,震惊面前这位美貌才俊温和儒雅的翩翩少年竟是梁武帝最心爱的儿子~昭明太子,之前在书本上对南北朝的兴衰成败和梁国太子萧统还是有所耳闻,了解当朝昭明太子性爱山水,在玄圃穿筑,别立亭馆,与朝士名流游玩吟诗作画其间。曾于后池泛舟,番禺侯萧轨大为称道,说在这里该奏女乐助兴。萧统沉默不语,随口咏左思《招隐》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萧轨听了很惭愧。太子在东宫二十多年,从未蓄养歌妓,世人都对太子的品德给予了极高评价。自己也是打心眼里敬佩太子,如今自己竟然歪打误撞的和他成了同胞兄妹,今后还能遇到什么事该怎么办自己也很茫然不知所措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空难诡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