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罗布泊当兵的诡异事儿

来源:微小宝

状态:已完结

作者:刘柱

主角:张世雄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络腮胡子说道:“秉义,我听说这个毅军成立于清末剿捻军战争中,以后历经西北平回,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对抗辛亥革命之役等,到民国初已经分为三大块,即热河的毅军主力(姜桂题,米振标),河南的宏威军(赵徟),苏北的定武军(张勋)以及湖北江防毅军3营。其中热河有大片草原,故骑兵为其主力。其编制仍按清末旧制,一个骑兵团(统领),下辖3个骑兵营(又叫旗),每营下辖4连(又叫队),每连2排,每排2班,每班14人对不对?”

赵秉义说道:“没错!这事儿是对的!后来这老小子又换了部队,到了奉军,这个奉军骑兵队是编自东北的巡防营,因为东北当时地域辽阔,有大片草原,故骑兵众多,第27师、28师改编为国防军的时候,其编制就比北洋军多一个骑兵团(每师2个骑兵团),而且其编制表中的部分步兵部队,实际上也是骑兵。故在民国初,奉军骑兵发展极快,很快建立起不少骑兵旅、甚至骑兵师。但编制没有很统一,基本上是每团千余人(有的设营,有的没有营一级编制)。”

络腮胡子说道:“你这么厉害,那你说说我们回军骑兵是怎么回事儿呗?”

赵秉义说道:“西北回军是清末甘肃起义马占鳌所部投降后组成,他们先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起义、收复新疆以及镇压河湟之变、抵御八国联军入侵,对抗辛亥革命的战争,形成了以马安良(马占鳌之子),马福祥(马鸿逵之父),马麒(马步芳之父)等几大股,他们的部队基本上都是骑兵,但编制更为陈旧,基本上每营(有的也叫旗)平时连100人都没有,战争期间靠利用宗教向各家各户“拔门兵”补充。这些士兵不但得自带枪马,连口粮也得自带,不过他们准许士兵任意抢掠。”

络腮胡子说道:“你可真了不起,我们西北回军的事情你都知道,那西北军和晋军的骑兵的事儿您也知道咯?”

赵秉义说道:“那自然不在话下啊!西北军的骑兵大部分是收编西北回军的骑兵,时间不长双方就分道扬镳了,西北军少数自己成立的嫡系的骑兵也因为在西北时间不长,和西北军的崩溃,很快就被消灭或被其他势力收编而不复存在了。晋军阎锡山部在占领绥远后,收编了各式杂牌骑兵约24个团,阎锡山将其整编为4个旅12个团,但时间不长,晋绥军在中原大战中失败,骑兵部队被缩编为2个旅。由于阎锡山对骑兵这样较花钱的部队一向不感兴趣,所以晋绥军骑兵也没有大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全国的骑兵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北洋军全被击溃和改编以及前述西北军、晋绥军骑兵变化外其他骑兵基本情况是:

东北军进行了整编,将骑兵改为国防军和省防军两种,国防军以旅为最大单位,有6个骑兵旅,其中拥有三团制的骑兵旅4个(独立骑兵第三旅、独立骑兵第四旅,独立骑兵第七旅,独立骑兵第八旅),编制为旅直属队有骑炮连、通信连、卫队连。下辖3个团,每团编制为:团直属队有:机关枪连、迫击炮连、通信排,每团下辖4个大连,每连4个排,每旅编制约4300人,实有人数约3500人。拥有2团制骑兵旅2个(独立骑兵第五旅、独立骑兵第六旅),除每旅2团外,其他与三团制骑兵旅相同,每旅编制3000余人,实有人数约2500人。省防军骑兵一般为团,最大编制也为旅,每团团直属队有:机关枪连、迫击炮连、通信排,每团下辖4个骑兵连,每团约1000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我在罗布泊当兵的诡异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