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山刘庄之行

山刘庄之行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诚信哥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不坐了,有邻居反映你把雪倒到别人的地方上了,影响交通,我知道你忙,你抽时间清理一下”。刘大力道。

“好的,这不是顾不上嘛!每天照顾我爸就忙的我晕头转向,焦头烂额。”刘二狗说。

“我知道,你忙你的。我走了。”刘大力摆摆手道。

“刘主任慢走,我就不送了。”刘二狗说。

从刘二狗家出来,刘大力看着我疑惑的目光,娓娓道来:“刘二狗是咱们村的光棍,40多岁了没有结婚,他妈妈走的早,和他父亲相依为命,他爸爸70多岁,经常生病,拖累的他不能出去打工赚钱,仅仅靠村里的几亩地,生活拮据,艰难维持。特别是去年,他爸爸摔了一跤,腿骨折了,这不是在人民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把家里的积蓄也花完了,人年龄大了恢复的慢,至今还没有好,需要人照顾,给这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现在只能在家里慢慢养,关书记,你也看见了,人有病应该营养跟上去,哎,这个家,他是咱们村最穷的。”

从刘二狗家出来,刘大力带着我又往高三旺家走,高三旺早年丧妻子,带着两个小孩,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他们家居住在杨榆河对面。我还真是没有想到去他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特别是下雪后,路被雪盖住了,不知道哪里是路。走到河边,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他带着我们去往高三旺家,河面很宽,已经结冰,现在上面铺了一层雪更加难走,一步一步挪,一不留神就会摔跤。

走到高三旺家,高三旺正在院里,看到我们,就马上招呼说:“刘主任你们来了,快进屋里坐。我说今天早晨起来就喜鹊在树上“喳喳”的叫,心想今天有什么喜事了”。

高三旺家的院墙是80年代时期流行的那种土墙。当时由于手工制砖,成本高,许多农户盖好房子,没有多余砖石作围墙,就用土作围墙。制作土围墙也有很多讲究,首先要沿着围墙地段备土,土备足后需要下大雨将土湿透了,然后请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找6根粗细均匀的粗木杆,越长越好,一边3根,中间用细麻绳从两边成对绑起来,从最低层开始做起,木杆中间用土垫起来,然后用木锥子夯实,一层一层做,做好三层,将最下面的麻绳解开,将最下面的木杆取下来,放到最上面用麻绳绑好,再填满土,用木锥子夯实,这样循环往复,逐步把土墙夯实做好,这一过程需要汉子们在几天内完成。夯土墙曾是80年代乡村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人们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所需要的夯土不仅方便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而且还具有防火保温、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许多窑洞的大壁,窑顶都是使用土作建筑材料。高三旺家窑洞很具有当时的代表性。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山刘庄之行
返回顶部